水稻健康生長離不開的——植物補光燈
發布日期:2020-11-12 09:17瀏覽次數:0
民以食為天,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吃,而水稻在我國的歷史上有七千多年的歷史。我國的科學家更是對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見的貢獻,雜交水稻之父——袁隆平為世界糧食做出了杰出貢獻。
水稻就是我們吃的最多的大米,最常見的種植地是南方,但是全國各地人都吃米飯,所以種植量很多。水稻對光照的要求比較高,無論是種植水稻,還是對水稻進行實驗研究,在這個過程中都要注意光照帶來的影響。
水稻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,比如在幼苗期,充足的光照利于光照作用的進行,可以積累足夠的有機物,利于秧苗的生長。在分蘗期,如果光照率有50%,則會在返青后的13天才開始分蘗,只有5%的光照,則不但不會分蘗,還會造成秧苗的死亡。光照對于灌漿期的水稻產量起著直接的影響,對于根系的發展和吸收能力有著間接的重要作用。
所以在種植水稻的時候,如果光照不足,水稻是無法健康生長的。解決光照對水稻的影響,我們可以使用植物補光燈給水稻補光。因為水稻是一種喜光、短日照植物,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水稻對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的要求,按需求對補光燈進行調整。例如廣西大學實驗室進行水稻研究,使用的光因照明的LED補光燈就帶來了不錯的效果。
標簽: